24小时黑客在线QQ接单众管家教_24小时免费接单黑客QQ


昨天小伙伴发现了几个神奇的网站。有多神奇呢?反正我几乎是跪着看完的。

第一个网站叫“DOS 游戏博物馆”,有个网友把许多经典的 DOS 游戏来了一个大聚合,做成网页版的,点开就能玩。

据说,里头的游戏曾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些游戏感受到了电子科技的魅力。

比如仙剑奇侠传,很多人沉迷的第一款游戏:


比如金庸群侠传:


好吧,DOS 游戏其实我并没有玩过多少,因为在幺哥接触电脑时, Windows 操作系统已开始流行,很多经典的 DOS 游戏已经伴随着 DOS系统落下帷幕。

我试着点开仙剑奇侠传,屏幕出现了一个DOS界面,正在加载程序


悠扬的电子音乐响起,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峰,缓缓飞过的白鹭,仙剑奇侠传几个大字缓缓浮现……灰常有年代感。


李逍遥和大娘的对话一下子把我拉回中学时期的宿舍,那时班里有个同学拿着步步高电子词典玩这款游戏,一堆人围观。


能把这些游戏一个个移植成网页版,作者想必也是个念旧的人。底部还细心给出了电脑上的操作指南和攻略。


我又试着玩了几个游戏,画面依然颗粒感十足,围绕在中国风的电子音乐里,非常有代入感。


我在“博物馆”里头发现了一个叫“金瓶梅”和“江南才子唐伯虎”的游戏,听着名字总感觉里头有内涵……


看着看着,不由让人想起小时候。

那会儿,进机房要戴鞋套,机房里一排排装的 Windows 95、98 和XP, 同学们背着老师玩桌面上的“打砖块”、4399小游戏……

记得当时最流行的是番茄花园的系统。

“番茄花园,表里如一”


幺哥最早知道 DOS 系统,是因为一个叫“一键还原精灵”的东西。

家里电脑坏了,开不了机,修电脑的小哥说是Windows系统损坏,要进DOS系统来修,他说,“DOS 系统很难,会用的都是他这样的电脑高手。”

于是他面不改色收了我50块钱修理费,后来我才知道用一键恢复精灵只需要点几下鼠标。

(一键还原精灵)


不好意思走神了,有点扯远,说回“DOS游戏博物馆”,目前它已经收集了1898款游戏,网址是:dos.zczc.cz 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体验一下。

第二个网站叫“家用游戏博物馆”,跟“DOS游戏博物馆”据说是同一拨人做的。

里头收录的貌似是早期的各种家用游戏,FC红白机、小霸王学习机之类的。


进去看了看,游戏大多已有些年头,90后的幺哥只是听过名字,没有实际玩过。

我在里面发现一个名叫“黑客”的游戏,封面貌似电影《黑客帝国》的主角尼奥。


加载中……旁边给出了操作指南。


那个年代的游戏大多都有一个背景故事,满足人们对科幻世界的想象。


真的很佩服那时的游戏制作者们,尽管硬件条件有限,画质比较低,音乐元素也简单,但是游戏里的很多细节做得都非常细致用心。

玩起来甚至能感受到那个年代孩子们的快乐。


有一些我小时候也玩过的,比如洛克人,比如坦克世界,这些游戏实在经典,一代又一代人,百玩不厌。


我发现一个叫美女拳的游戏……


规则很简单,两个人猜拳,输的人脱一件衣服,设定简单粗暴。


这是女主角一开始的样子:


石头剪子布,我赢了,于是她变成了这样……


石头剪子布,我又赢了,于是她把遮住胸脯的头发撩到了一旁……咳咳,图就不放了。

不过,不管我怎么玩,最终女主角只能脱掉一部分,然后我就会不停地输,直到被脱光光,仿佛提前设定好的程序……


站在2018年回头看这类“内涵”小游戏,当年就这样画质的游戏都能看得血脉膨胀,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玩。

如今打开浏览器就能看到各种香艳,面对满世界的肤白貌美大白腿,却没有了当年的心潮澎湃……不得不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

目测“家用游戏博物馆”里收录了两百多个经典游戏,网址是www.famicn.com,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童年,感慨一下时光。


第三个网站还是这一拨人做的。(简直给他们跪了)叫“学习机博物馆”。里头有小霸王学习机,荣丰学习卡,王中霸学习卡、小百科学习机……


这里面我也只听过小霸王学习机,其他一概不认识,不过可以理解为那个年代各种品牌的诺亚舟、文曲星、步步高点读机、家教机什么的……

几岁时候第一次玩到小霸王,只知道能用来插卡打游戏,很纳闷为什么要叫“学习机”,还以为是专门用来学打游戏的机器。

那会儿特别羡慕家里有小霸王的孩子,总是去别人家里蹭着玩。

“小霸王,其乐无穷”



玩了几年的魂斗罗和“踩蘑菇”(超级马里奥),我这才知道家长原来买那玩意儿是想让小孩学打字的。

我点开了一台“小霸王学习机”……


电子音乐想起旋律“请把我滴歌~呃带回你滴家~请把我滴微笑留哦下……” 听到这些陈年旧曲简直想哭。


最后一个网站更厉害 ——“电脑博物馆”。

想知道最早的电脑用起来是什么样子吗?想体验一下那些年乔布斯、比尔盖茨青年时期用的电脑吗?


来“电脑博物馆”。

这个网站收录了四十多种早期的电脑款式和系统,任你用。


我开了一瓶1987年的苹果电脑二代。

开始启动了……非常惊讶,我知道那时的电脑内存硬盘等配置都很低,可没想到居然低到能直接在浏览器里流畅加载,不禁感慨这些年电脑配置升级之快。


左上角出现彩色苹果图标,进系统了,开机速度很快。


在一台 2018年的电脑里运行一台1987年的电脑,这种时光错落的感觉非常奇妙~


再试试一台装载 Windows系统的,就它了,3.2中文版:


里面居然自带了一个WPS 97


说到WPS, 上学时我一直以为 WPS 是国内山寨版的 Office 软件。

后来才知道,其实 WPS 是真真正正的国产软件,据说是一个叫“求伯君”的少年独自在宾馆的出租房里噼里啪啦写出来的,1988年发布,开启了中文字处理时代。

(左一是求伯君)


九十年代,WPS一度占据中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来WPS和微软签订了一个互相读取文件格式的协议,才点燃了WPS衰落的导火索。

虽然现在的WPS也挺好用,不过在市场份额上再也不敌微软的Office系列……

又扯远了,我们继续点开早期版本的 WPS,打几个字试试:


电脑里有几个输入法,你还记得它们吗?

标准


郑码五笔


再试试window 95 系统:


对了,Windows 系统最经典的“开始菜单”就是始于95版本。


我点开了“网景浏览器”,早期这款浏览器流行时,还没有IE、Chrome、Safari 、Edge 什么事儿……甚至有的还在娘胎里。


除了浏览器,我还在里头发现了几款“3D“射击游戏,感慨那时候人们的想象力,居然能用那样配置的机器做出逼真的3D感游戏。


在电脑博物馆里转了几圈,仿佛自己坠入时光的山洞,在里头东闯西闯,四处探险,从洞口出来,回到2018,身心愉悦。

"电脑博物馆"的网址是 www.dnbwg.com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逛一逛。

---

最后我想聊一聊,什么是科技的历史感。

2018年,我坐在“DOS游戏博物馆”里玩着金庸群侠传。

1998年的某个平行空间里,某个男生也坐在屏幕前玩,他和我看到同样的画面,听到同样的声音。

我在“电脑博物馆”里摆弄着早期的电脑系统、软件。

当年的乔布斯、比尔盖茨、求伯君……无数科技前辈们也坐在某个空间里,面对着一个电脑屏幕敲击键盘,用他们创造了一个个时代。

时空流转,沧海桑田,物是人非,那些程序代码依然跳动着。

多少年后,我们化为尘土,曾经玩过的游戏,我们用过的电脑、手机也都成为另一个“博物馆”的一部分,未来的某一天,一个小朋友点开博物馆,看到我们留下的痕迹,隔空相望。

我想,这就是科技的历史感。

黑客24小时免费QQ-免费黑客QQ_
上一篇 2023年02月19日
正规黑客24小时联系qq_24小时在线黑客联系 黑客联系方式
下一篇 2023年02月20日
版权声明:谈到网络安全问题,就没法不谈黑客 (Hackte)。翻开1998年日本出版的《新黑客字典》,可以看到上面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其个人才干的人。他们不像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只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指定了解的范围狭小的部分知识。” 他们近乎疯狂地钻研更深入的电脑系统知识并乐于与他人共享成果,他们一度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为推动计算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那时候,从事黑客活动,就意味着对计算机的潜力进行智力上最大程度的发掘。国际上的著名黑客均强烈支持信息共享论,认为信息、技术和知识都应当被所有人共享,而不能为少数人所垄断。大多数黑客中都具有反社会或反传统的色彩,同时,另外一个特征是十分重视团队的合作精神。 显然,“黑客”一词原来并没有丝毫的贬义成分。直到后来,少数怀着不良的企图,利用非法手段获得的系统访问权去闯入远程机器系统、破坏重要数据,或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制造麻烦的具有恶意行为特征的人(他们其实是"Crack")慢慢玷污了“黑客”的名声,“黑客”才逐渐演变成入侵者、破坏者的代名词。 “他们瞄准一台计算机,对它进行控制,然后毁坏它。”这是1995年美国拍摄第一部有关黑客的电影《战争游戏》中,对"黑客"概念的描述。 虽然现在对黑客的准确定义仍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从信息安全这个角度来说,"黑客"的普遍含意是特指对电脑系统的非法侵入者。多数黑客都痴迷电脑,认为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过人,只要自己愿意,就可毫无顾忌地非法闯入某些敏感的信息禁区或者重要网站,以窃取重要的信息资源、篡改网址信息或者删除该网址的全部内容等恶作剧行为作为一种智力的挑战而自我陶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