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大户赌徒救助协会_黑客大户赌徒救助协会群


四川在线消息(付江 记者 祖明远)7月5日,正在绵阳某看守所内的汪某和另外两名“小伙伴”显得萎靡不振,而就在4个月前,他们还都处于“打了鸡血”的状态:只用几台电脑,他们“黑”进了多个政企网站,短短一年内便“赚到”人生中的第一个1000万。

多个政府网站后台惊现境外赌博网站链接

2017年6月28日,绵阳市公安涪城网安大队民警在日常巡逻中发现,一家数码公司的网站后有上千个虚拟身份进入,而这个网站代码也被人为链接了一个境外赌博网站。在接下来的巡查中,民警发现该市电信机房所属服务器上多个政府网站遭到非法入侵,黑客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服务器管理权限,非法上传数据,篡改网站代码,并植入境外赌博网站暗链。

真凶肯定隐藏在这些虚拟身份中。为了找到幕后黑手,警方对上千个虚拟身份进行了逐一排查。

排查中,一个姓“汪”的男子引起了警方注意。这名男子的网络足迹遍布了多个政务网、教育网以及事业网后台。“这个汪某此前从事过与网站有关的工作,目前并无正当工作,而他在网络上有着很多不符合我国法律的行为动作。”办案民警表示,汪某在网络上的行为无疑加深了他的嫌疑。当警方深入调查了解后发现,这个汪某不简单!

在调看汪某的存款记录后,警方发现这个24岁的男子,没有正当职业,家境一般,存款却在一年时间里多出了1000多万元。

结合汪某在网络上的行为,警方认定汪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红枫渗透小组”露底 成员竟是三名90后

随着对汪某的深入调查,另外两名嫌疑人也浮出水面。民警发现,一个叫徐某的男子与汪某几乎形影不离,两人呆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与双方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长。调取徐某的资料后,警方发现,两人系高中同学,但最重要的是,徐某大学所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毕业后一直与汪某在一起,并未有工作经历,而他的银行账户里,在一年时间里多了40多万元存款。

而这些存款都是由一名罗姓男子汇入其银行账户内,经过核查,汪某银行账户里的千万元存款也是由罗某分批汇入。

在进行充分取证后,警方决定对三人进行抓捕。这时,前方传来消息,三人已办好出境手续,准备择日离境。为了不让嫌疑人逃出境内,一批警力连夜赶到贵州,将隐藏在此的嫌疑人罗某(23岁,贵州贵定县人)抓获,另一批警力赶到江油,将嫌疑人汪某(24岁,四川广安人)、徐某(23岁,四川广安人)抓获。扣押赃款购买的奔驰车2辆、涉案资金973万元,查明被非法入侵的政企网站47231个。

一个IP获利0.35元 一年赚得千万元

三人落网后,对入侵政企网站,非法植入暗链,并以此谋利的事实供认不讳。据三名嫌疑人交待,三人在2016年组成“红枫渗透小组”黑客团伙,汪某因对计算机有着极高的天赋,且有着自己专研出来的一套技术,是“红枫渗透小组”的技术核心,其通过扫描工具找到网站漏洞,进入网站后,把跳转链接作出修改,植入暗链。而徐某是汪某的徒弟,每次操作都负责给汪某打下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罗某则负责与境外赌博网站联系,做推广拉流量,每劫持一次网络流量(一个IP每天只计算一次流量),将获得0.35元收益,最终境外赌博网站按照流量条数进行结算。三人从20016年底至2018年3月,以此方式非法牟利千万余元,作为技术核心汪某从中分得1000万元利益,而罗某作为中间人则获利百万余元,干简单活儿的徐某只获得了数十万元人民币。

据办案民警介绍,在通过技术手段进入网络后台植入暗链后,一般不易被人察觉。比如网友在点击某个网站时,有可能打开的是正常页面,但是流量会因为暗链作用被劫持;也有一部分网友在点击某个网站后,会直接跳转至境外赌博网站。“如果遇到第二种情况,网友们应该立即关闭页面,不要因为好奇而参与赌博”办案民警提醒到。

24小时黑客QQ接单_24小时黑客在线QQ接单众管
上一篇 2023年02月19日
黑客24小时免费QQ-免费黑客QQ_
下一篇 2023年02月19日
版权声明:谈到网络安全问题,就没法不谈黑客 (Hackte)。翻开1998年日本出版的《新黑客字典》,可以看到上面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其个人才干的人。他们不像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只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指定了解的范围狭小的部分知识。” 他们近乎疯狂地钻研更深入的电脑系统知识并乐于与他人共享成果,他们一度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为推动计算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那时候,从事黑客活动,就意味着对计算机的潜力进行智力上最大程度的发掘。国际上的著名黑客均强烈支持信息共享论,认为信息、技术和知识都应当被所有人共享,而不能为少数人所垄断。大多数黑客中都具有反社会或反传统的色彩,同时,另外一个特征是十分重视团队的合作精神。 显然,“黑客”一词原来并没有丝毫的贬义成分。直到后来,少数怀着不良的企图,利用非法手段获得的系统访问权去闯入远程机器系统、破坏重要数据,或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制造麻烦的具有恶意行为特征的人(他们其实是"Crack")慢慢玷污了“黑客”的名声,“黑客”才逐渐演变成入侵者、破坏者的代名词。 “他们瞄准一台计算机,对它进行控制,然后毁坏它。”这是1995年美国拍摄第一部有关黑客的电影《战争游戏》中,对"黑客"概念的描述。 虽然现在对黑客的准确定义仍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从信息安全这个角度来说,"黑客"的普遍含意是特指对电脑系统的非法侵入者。多数黑客都痴迷电脑,认为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过人,只要自己愿意,就可毫无顾忌地非法闯入某些敏感的信息禁区或者重要网站,以窃取重要的信息资源、篡改网址信息或者删除该网址的全部内容等恶作剧行为作为一种智力的挑战而自我陶醉。

相关推荐